诗解郭沫若

淡抹浓妆务入时,
两朝恩遇鬓垂丝。
曾经招对趋前席,
又见讴歌和口词。
好古既能剽甲骨,
厚今何苦注毛诗。

这首诗讽刺了解放后的郭沫若,倒也指到了点子上。郭在那些年里与毛泽东诗词唱和,很是出尽了风头,同时他也是解释毛泽东诗词的第一把刀,所以此诗中指出他:趋前席,和口词,刻画了当时郭沫若在极左时代的时髦表现。

img_5667.jpg

今学者周国平先生文革前与郭沫若儿子郭世英是要好同学,郭世英经常在下面抨击时事,因为他毕竟了解内部情况,对当下不满。上五六十年代困难时期郭世英常将周国平带回家吃饭,家里有专门厨师,佣人,上桌吃饭七个碟子八个碗,那时全国百姓吃糠咽菜,皮包骨头,郭世英当着家人对周国平说,这些东西要管多少老百姓生活啊(大概就是此意,原话我忘了,但是大家可以把周国平文集找来看一下,对这些回忆都很具体。)

上面讽刺郭沫若句中有一句是汉代贾宜所作诗,其中后两句是:

可怜夜半虚前席,
不问苍生问鬼神。

那么讽刺郭沫若的那句:趋前席,就是仿照贾宜可怜夜半虚前席一句而来,还有参考了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句。在那个困难时期郭不关心苍生百姓过得什么日子,却在那里大唱和词,所以讽刺郭沫若的词是合口词。可见是合情合理的。



0
0
0.000
2 comments